天干地支是比较冷门的知识,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含义。天干和地支是我国古代历法使用的单位。天干地支相结合,形成一个对应的年份,每一天干地支都有自己的对应。五行的属性,天干地支的构成,也有五行不同的含义。天干地支属性对照表,通过小编的解答,让大家有个很好的了解。
【天干地支五行属性对照表】
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是,十个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天干算法:4、5、6、7、8、9、0、1、2、3,对应的十个天干是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数字是年份的最后一位。比如2005年末位是5,对应的天干是B。
地支算法:将年数除以12,余数代表某一地支。余数为:4、5、6、7、8、9、10、11、0(可整除)、1、2、3,代表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沉、游、徐、海。
比如2005年:年末是5,对应的天干是乙。 2005除以12余数为1,对应的地支为酉,故2005为乙酉年。
十二地支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年龄的历法之一。十干十二支依次相配,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。两者按固定次序相互配合,形成干支历法。
天干五行
A是阳木,是林木
B是阴木,盆栽
C为阳火,极热
D是阴火,也就是星空和银河
武为阳土为城墙江岸
己为阴土为田山园
庚为阳,金为阳,小沙
辛为阴,金为至宝\n
任为阳,水为江河湖海
桂为阴水为溪井
天干地支年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
天干地支年代学始于黄帝时期,形成于西汉初年,正式开始于王莽,盛行于东汉末年。干支计法,又称“干支计元法”,是古代一种计算时间的方法。干枝是“干”、“枝”的总称。
干指天干,是古代一种有顺序的字符符号。有十个,故又称十天干。它们是:A、B、C、D、E、He、Geng、Xin、Ren 和 Decane。指指地支,是古代用来记录时间的符号。有十二个,一个也叫十二地支。他们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干支年表的由来
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是,《干支纪年》萌芽于殷商时期,产生于“文王隐而行变”——周文王被囚时,经过仔细推演推算,《干支纪年》建立了;另一种说法是,干支年表萌芽于“黄帝”时代,产生于西汉初年,正式推出于王莽“新政”时期。东汉末年,黄巾起义时,他们以“天已亡,黄天当立,‘甲子’岁岁,天下吉祥”为口号,号令天下推翻腐败。汉朝统治。可见,干支历已成为当时国家法定的帝历。
干支历一年有多少天
夏历(农历)有354天或13个月,不是真正的一年,而干支历一年有365天或366天,不分月份月亮小,一个月有多少天是30天或31天,也有的有29天和32天,这是由地球行进的速度决定的。
【天干地支属性对照表】
木: 贾谊尹茂辰;
火:丙丁四五味;
地球:吴忌晨徐丑伟;
金属:庚心神有绪;
水:任归海子丑。
天干地支简称干支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十干十二支依次相配,古人以此作为年、月、日、时的序号,称为干支纪法。
万年历与天干地支五行对比:
Zi-rat,即阳,是水;丑牛,为阴,为土;
阴虎,也就是阳,是木;卯——兔、阴、木;
辰——龙、阳、地; Si——蛇、阴、火;
戊——马、阴、火;卫——羊,为阴,为土;
申——猴,为阳,为金;酉——鸡,为阴,为金;
戌——狗,为阳,为土;亥——猪,为水,为阴;
A——阳,为木; B——阴,为木; C——阳,为火;
丁——殷,为火; E——阳,土;吉——阴,土;
庚——阳,为金;辛——殷,为金;任——阳,为水;
桂 – 阴,为水。
天干地支与五行属性对照表:
A为梁冬之树,五行为木; B为果树之树,五行为木;东方。
C为太阳之火,五行为火; D为灯烛之火,五行为火;南。
戌为城墙之土,五行为土;己为田土,五行为土;
庚为斧斧之金,五行为金;心为饰金,五行为金;西方。
壬为江海之水,五行为水;癸为朝露之水,五行为水;北方。
五要素关系对照表:
五行相生: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。
五行相克: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

微信扫一扫打赏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