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:
佛不妄语:准提咒,若持大准提,一切皆离苦!感应强烈!
? ? ? ? 因准提法有大威猛力故,当今大德南怀瑾先生,生前传法之时,就非常注重准提法的传播。
? ? ? ? 古代大德,龙树菩萨修行准提法,很有心得,证量极高,所以写这首偈语来称赞准提菩萨的功德。
? ? ? ? 龙树菩萨的偈语说:“ 稽首皈依苏悉帝,头面顶礼七俱胝,我今称赞大准提,唯愿慈悲垂加护。”
? ? ? ? 在《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》中记载。佛陀因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的缘故。入准提三摩地。而说此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。
? ? ? ? 根据《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》记载。七十七俱胝诸佛如来。在六字大明咒的因缘之下同时示现,共同宣说准提神咒。
? ? ? ? 因为此咒所现起的根源为此,所以准提菩萨也可说是七十七俱胝佛所共同加持的化身。
? ? ? ? 准提咒广为中国、日本的广大佛教信徒所持诵,其咒语功德威力不可思议,在很多经典中。详明记载其广大功德。
? ? ? 《金刚经》:须菩提。如来是真语者。实语者。如语者。不诳语者。不异语者。
? ? ? ? 不妄语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之一,欲成道解脱,得大自在、大神通、大智慧者,必严守此戒!
? ? ? ? 妄语就是虚妄不实的语言。在佛教中分为三大类:大妄语,方便妄语,小妄语。
大妄语要具备五个要素,不可忏悔:
一,所向是人——对人说大妄语。
二,是人想——认定对方是人,而不是非人或畜生。
三,有欺诳心——蓄意欺骗对方。
四,说大妄语——自己没有证果证法,而说自己已经证果证法。
五,前人领解——对方能领会理解所说的内容,如果对方是聋子、痴呆、不解语人,以及向畜生、非人等说大妄语,因为他们理解不了,领受不了,所以不犯重罪。
? ? ? ? 妄语的意思包含:不知道的事说知道;知道的事说不知道;没见过的事说见过;见过的事说没见过;没觉悟说自己觉悟了,本来觉悟了却说没觉悟;没有听到却说自己听到;听到了却说没有听到。诽谤圣贤,诽谤经法的都算大妄语。
? ? ? 佛是实语者,真语者,不妄语。佛言:准提咒是诸佛菩萨的“妙明本心”,所以其功德不可思议!
准提咒之殊胜,有三种,不同余咒。
⑴准提咒,总含一切诸真言故,一切真言,不能含准提,如大海能摄百川,百川不摄大海。
⑵准提坛法,人易办故,但以一新镜,未曾用者,便是坛法。不同余咒,建办坛法,须得拣选净处,香泥涂地,广造佛像,多用供具,方能成就。
⑶人人皆得诵持故,不问在家出家,饮酒食肉,有妻子等,皆能持诵,因为今时,俗流之辈,带妻挟子,饮酒啖肉,是为常业,虽逢善知识教示,习性难以改革,若不用此大不思议咒法救脱,如是人等,何日得出生死,不同余咒,须要持戒,方得诵习。又《大教王经》云∶‘七俱胝如来三身赞,说准提菩萨真言,能度一切贤圣,若人持诵,一切所求,悉得成就,不久证得,大准提果。是知准提真言,密藏之中,最为第一,是真言之母,神咒之王也。’
感应迅速、强烈!
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(节要):
“若诵满一万遍,即于梦中见佛菩萨,即吐黑物。其人若罪尤重,诵二万遍,即梦见诸天堂寺舍,或登高山,或见上树,或于大池中澡浴,或见腾空,或见与诸天女娱乐,或见说法,或见拔发剃发,或食酪饭饮白甘露,或渡大海江河,或升师子座,或见菩提树,或乘船,或见沙门,或见居士以白衣、黄衣覆头,或见日月,或见童男、童女,或上有乳果树,或见黑丈夫口中吐火焰,其彼斗得胜,或见恶马、水牛,欲来抵触,持诵者或打或叱,怖走而去,或食乳粥酪饭,或见苏摩那华,或见国王。若不见如是境界者,当知此人前世,造五无间罪,应更诵满七十万遍,即见如上境界,应知罪灭。即成先行,然后依法画本像,或三时,或四时,或六时,依法供养,求世间、出世间悉地,乃至无上菩提皆悉获得。”
此准提咒,一切诸佛菩萨等同说,独部别行,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坛法。准梵本有十万偈说文。
龙树菩萨以偈赞曰:
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
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
天上及人间受福如佛等
遇此如意珠定获无等等!
准提大佛母!
? ? ? ? 准提菩萨的真实身份是宇宙间一尊很古很古的佛,是无始劫前法界宇宙本初佛-阿达尔妈佛佛母的化身。准提两字若按古梵语的普通字义诠释,是清净的意思。清净两个字又怎样去理解呢?清净是说我们心性无染,犹如明珠一样。当我们明心见性,就是大彻大悟,回复我们本有自性光明之时,就是证入准提菩萨的境界了,也是准提两个字的真正含义。
? ? ? ? 准提菩萨亦叫做七俱胝佛母。七俱胝表示众多、无穷尽之意。俱胝若解为百亿,于凡俗世界是一个大数目,但在法界宇宙来说,百亿只是个小数字而已!七表示法界宇宙有形时空所有方向,即上下四方及中央;而位于这不同时空、不同法界的无数如来,皆因修持大清净佛母法门而得成无上正等正觉。
? ? ? ? 修持准提法决定可以明心见性,回复到自性清净光明。我们本有清净无染的自性,决定可以用准提咒来打开;因为准提咒的咒力是由无数古佛的力量汇聚而成。
? ? ? ? 积累咒力,得大福德!
? ? ? ? 修准提法到明心见性,要积累一定的咒力;所以经书上讲,修准提咒要到一定的数量,才可产生效应。但是我们修准提咒不要仅仅在追求数量上,最重要的是要用心来念。每一个咒音清清楚楚地念,每一个咒音用耳朵仔细听着念,让咒音震动并开通我们身中的三脉七轮。用准提咒必定能打开我们的七轮,解除左右二脉由烦恼及所知二障形成的脉结,并疏通中脉,使所有的风(脉)及明点可汇聚其中,开发我们自性本具的所有潜能。
? ? ? ? 当明心见性的时候,身中的脉轮就可以被打开,脉轮被开通后,神通就显发出来,这时,我们清净光明的本性也就显露出来。那么当我们明心见性以后,可不可以再念准提咒呢?
? ? ? ? 用准提咒,达到明心见性的时候,并不是终点,而恰恰只是一个修行的新开始。这是悟后起修,以准提咒继续清扫过往的业障及习气。就是到了完全大彻大悟的境界,若没有证得阿罗汉初果之时,准提咒也要不间断地去持诵,祈愿准提菩萨加持使我们不堕三途,并接引临终可往生准提净土。
? ? ? ? 当我们念准提咒的时候,念时可以提起,不念时就放下,绝不妨碍我们本性的光明。当我们明心见性以后,继续持念准提咒,就可慢慢将心与咒合一,打成一片,达到不念而念的境界。
? ? ? ? 最后,准提咒!
? ? ? ? 现根据南公怀瑾的传承公示准提咒。(不要执着与咒的读音,你叫母亲,他叫阿妈,叫的还不是妈?都一样!)
? ? ? ? 先念:稽首皈依苏悉地,头面顶礼七俱胝。我今称赞大准提,惟愿慈悲垂加护。一遍.
? ? ? ? 再念:南无萨哆呐,三藐三菩陀,俱胝呐,达扎陀,嗡、折隶、主隶、准提、娑哈,嗡部林。
namosaduona,sanmiaosanputuo,juzhina,dazhatuo,
ong,zhelizhulizhuntisuoha,ongbulin.
? ? ? ? 念一定数量的咒后要回向:
愿以此(念咒,念经,放生…)功德。庄严佛净土。
上报四重恩。下济三途苦。
普愿尽法界。沉溺诸有情。
若有见闻者。悉发菩提心。
尽此一报身。同生极乐国。
愿消三障诸烦恼,愿得智慧真明了,
普愿罪障悉消除,世世常行菩萨道。回向完。
来自落川居士
任何信仰者(不拘出家在家,或茹素与否)都可以持诵准提咒。
随喜赞叹,功德无量!
请问各位大师这个梦到底是什么意思?到底要不要紧?是不是很可怕啊?
随喜楼主,与佛有缘,今生才能自小礼佛。
本人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初学者,不敢解梦,但只为解除楼主的害怕,以自己知道的一些佛理告之。
佛只是把世间的真理说出来。说或不说,都是那样。
一般人在专诚修习,减轻贪嗔痴,洗轻业障后,会感到身心轻安,或梦吐黑物,或梦拜菩萨,或梦菩萨佛光清洗自我等,都是瑞相,是菩萨加持,希望鼓励你继续。
至于那个医用手套,楼主就不必执着于细节吧。能梦见观音菩萨,不是坏事。不必害怕。
只要心诚,感天动地,一切灾难可化。
阿弥陀佛,祝福楼主一切吉祥!
梦见呕吐黑煤碳 什么意思?
你最近可能饮食单调,或急于寻求饮食刺激,
情绪压抑,消化不良,
预示你的感情将持续面临一场糟糕的困境
梦到佛菩萨怎么回事
如果您没有刻意去想要梦见佛菩萨,自然做梦这个是好事。
净界法师:对照看看,业障减轻了以後几种身心的变化
选自:净界法师忏悔法门
或觉心神恬旷;或觉智慧顿开;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;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;或梦吐黑物;或梦往圣先贤,提携接引;或梦飞步太虚;或梦幢幡宝盖,种种胜事,皆过消灭之象也。
我们加以解释。
这以下有八种情况。你只要具足了一种就表示你的忏悔达到了效果。
第一个,或觉心神恬旷;你在修忏之前你的内心是闷闷不乐的,经过你的修忏以后,你觉得你的心情突然开朗,轻松了,这就是判定你的罪已经消除了。看你的心情从沉闷而变成恬旷。
第二个,或觉智慧顿开。你以前听经啊,你怎么听你就是听不懂。你的内心跟法当中就有一层隔碍障住。你现在经过忏悔,你听到法师说法,你法喜充满,这个智慧顿开也是罪业消灭之相。
第三个,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;你在整个繁忙的人事当中,你是左右逢源,什么事情,事事顺利,没有障碍,自然间很顺利。
第四个,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;这个人本来是你的怨家了,但是因为你的忏悔,他看到你不但不生气,反而对你产生欢喜了。
第五个,或梦吐黑物;你在梦中梦到你吐出脏东西,或者你在梦中看见你在洗澡。这个都是罪灭之相。
第六个,或梦往圣先贤,提携接引;你在梦中能够看到这些古德圣贤,这个都是罪灭之相。你能看到古德,那表示你跟古德心心相应那,感应道交了,如果你的心是罪状,古德的心是清净,你根本不可能梦到他的。你能够梦到他,表示你们两个的心的水平是很接近了。所以说,这都是好事情。
第七个,或梦飞步太虚;就是感到轻飘。我们前面说过,善业的体性是轻飘的,所以你在梦中是往上跳是好事情,如果你在梦中梦到从石头上掉下来,这个就不是好事情。
第八个,或梦幢幡宝盖,看到三宝清净的庄严,那么种种胜事,皆过消灭之象。说是相由心生,那么你可以从你的身心世界的相貌来判定你的罪业是不是消灭了,总之,这个罪消失相就是安乐的,就是轻飘。跟前面的苦恼躁动是有所不同的。
顺便提一下业障重的表现
我们怎么知道我们身口意已经背负重罪要忏悔呢?这以下有六种情况,都必须要赶紧的利用时间,把这个罪忏掉,否则临命终的时候就不吉祥了,这有六种,这个是越后面越严重。
先看第一个,或心神昏塞,转头即忘。这个人你经常觉得,你那个心老是昏昏钝钝的,就表示你那个明了性的外面,有一层罪业在遮住你了,因为这不正常。正常人的心是明了性很强的,你就是觉得精神昏昏钝钝的,那个心识昏昏钝钝的,这是第一个。
第二个,无事而常起烦恼,这更严重了,不但是昏钝,你经常莫名其妙躁动不安,这个业力就比之前那个更严重了,它不但是遮蔽你,它已经有一种活动力开始活动了,因为这个罪业是躁动性的,善业是寂静性的。
第三个,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,你见到有德行的君子,应该要随喜赞叹,结果你反而心虚,这个就是你罪业的第三种状态。但是到这个时候,问题都还不大,都只是一个业力的问题。但如果这个时候你不忏悔,继续造作下去,那就不是业力问题,就破坏善根了。前面三个是增长罪业,这三种是罪业的增长相状,四、五、六就是善根的伤害了。
第四,或闻正法而不欢喜。你听到正法,你应该要欢喜赞叹,结果你反而排斥,表示你已经是无惭无愧了。第四个,你的善根已经失掉了。
第五个,或施惠而人反怨,你帮助别人应该得到赞美,结果人家反而伤害你。这个就是《金刚经》说的,你在弘法或者在做义工,你本来是在造善事,结果反而产生很多的问题,那表示你过去一定有罪业,这种情况就是好现象了,重报轻受了,这第五个。当然这个地方也表示,你的罪业要忏悔了,因为它善业跟罪业,两个互相的冲击,它会先把罪业逼出来。
第六个是最严重的,夜梦颠倒,妄言失志。这个人已经颠三倒四了,这个人根本谈不上善根了,已经没办法判定,什么是对,什么是错,什么是功德相,什么是过失相了,内心的观照善根完全丧失了。
以上六种都是罪孽之相,就是有重大罪业之相,那怎么办呢。
苟一类此,即须奋发,舍旧图新,要把握时机好好忏悔了,这个地方就是说什么呢?因为这个造罪它要得果报,先有一个种子的过程,但这个种子是没有形相的,所以我们很难去看到内心的种子,到底我是不是有业种子,你看不到,那怎么办呢?
佛菩萨的智慧,就是这个种子,当你有这个业种子,罪业种子的时候,它有些征兆出来。
我们知道山雨欲来风满楼,你看到大风吹就知道要下雨了,一种征兆。正常人的内心在唯识学上说,一个修行的内心有三种功德,修行人你有修戒、定、慧,第一个,明了性很强,你的心平常是明了的。第二个,它是寂静的,明了,就是不暗钝,它是寂静,它绝对不能躁动,你平常没有事在那个地方,你的心是寂静的,安稳的。第三个是法喜,带有一种淡淡的欢喜,它那个法喜不是外境的刺激,是你内心有一个法,念佛持咒,你自然会产生一种法的力量的欢喜,由内生出来,内心生出来,它不是靠外境的刺激的。
前面的六种情况,跟这三种功德都不相应,它既不明了,也没有寂静,也没有法喜,所以合理的推论,你那个明了的心,已经有罪业遮住了,有一片乌云遮住了,要赶紧处理了,这是判断这个忏悔的对象。
—净界法师